袅袅炊烟 - 分卷阅读4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。”说着动手给他们倒热茶。
    顾秋笑着夺过了金云手里的茶壶,调笑着说:“现在你可得好好呆着,不能做这些粗活,烫着、累着了可不行。”
    金云详怒伸出手想去夺顾秋手里的茶壶,江涛就从厨房了出来了,“顾秋呀,你做得对,他呀,就是闲不住,咱们可得管着他。”
    金云见大势所去,只好瞪了江涛一眼,乖乖地坐下了。
    江涛得逞地笑了笑,转而对林大山、顾秋说:“你们现在来正好,老母鸡我都已经炖下好一会儿了,你们在这里聊着,我再去烧几个菜,中午就在这儿吃了。”林大山应了,放顾秋和金云聊着,自己进了厨房帮着江涛烧火。
    中午吃饭,五个人围着桌子坐着,房间里火烧得暖暖的,江涛热好了酒和林大山两人喝着,四个人家长里短地聊着,顾冬则专心致志地啃着排骨,眼睛都不错一下。
    林大山夹了筷腌萝卜,说:“春冻也快化了,春耕也快要开始了,今年咱两家还是跟往年一样一起种地。”
    江涛沉吟了一会,点了点头,说:“旱地里小麦去年秋里就种上了,前两天我去看了看,都已经见绿了,咱们到时候后施点肥就行了。至于水田里的农活儿都该忙活起来了。”
    江涛家的地比林大山家的要多,三亩水田、五亩旱地,不过以前他家有两个人,如今林大山娶了哥儿,自己这边金云又怀着孩子不能干重活儿,如果两家合作林家那边就有点吃亏了,原本江涛是想着今年两家分开种,不过林大山这样说了,就是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,因此江涛也就答应,毕竟以两家人的关系是用不着计较这些小事的。
    金云喝着江涛为他特制的老母鸡汤,说:“我现在这身子,重活儿也干不了,就在家里烧水煮饭好了,就靠你们多忙活了。”
    一顿饭吃完,林大山又留了一会谈了谈接下来田里的事,顾秋带着顾冬先回去了。接下来几日,林大山和江涛就忙着稻苗育秧的事。顾秋不想自己闲着就跟着帮忙,忙了一天,顾秋发现村里忙活着育秧的事的人很少。
    “村里怎么都没什么人育秧呢?”
    林大山笑着对顾秋说:咱们江家村里多是旱地,水田就二十多亩地,我和涛子家算是分到最多了,有三亩,村里的人家有的只有一两亩,大多数人家只有旱地呢。水稻虽然贵些,但是难伺候,我们这里的人也种不精,产量不高,不过祖上传下来的地就是这样,咱也得好好种。”
    顾秋笑着点了点头,说:“你忘了我可是平城人,我们那儿的人都是祖祖辈辈侍候稻子的。”
    林大山原先倒是没想到这些,如今被顾秋这么一说倒是惊喜万分,自家地少,若是能多出些粮食,那自然是好的。
    回到家中,顾秋就细细地跟林大山讲了种稻子的一些要领,还跟林大山提了可以在水田里放些鱼苗,等稻子熟了鱼也养大了,到时候家里又多有一笔收入。
    “鱼养在稻田里,那鱼不是把r杆给啃了吗?这怎么行呢?”林大山对于这听都没听过的事觉得难以置信,疑惑地问道。
    “放心吧,鱼吃水里的虫子、螺蛳什么的,不会去啃稻苗,我们那儿的人大多都这样做,到时候鱼养成了拿去卖,再少也是一笔钱不是。”顾秋肯定地说。
    林大山听了这话也不再质疑,顾秋的话他是很相信的,“那行,不过咱这里养鱼的人少,鱼苗怕是不好寻,过些日子我去问问看。”
    顾秋拉过林大山,站到林大山的后面,用手轻轻地给林大山捏肩:“都忙了一天了,在过些日子又要插秧,这可是最累的活。今天就先别想那些事了,好好休息吧。”
    顾秋温柔又不乏力道的手轻一下,重一下的在林大山肩上你这,尽管有点粗糙倒是却很圆润的手指偶尔擦过林大山的颈侧,挠得林大山的心里痒痒的。林大山宽厚的手掌轻轻地覆在顾秋的手上,将顾秋拉倒自己怀中,轻轻地吻了上去……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江涛和林大山都忙着田里的活计,原本顾秋和他们是一起下田干活的,但是插秧要整日弯着腰,实在是太辛苦,加上两家人的田地确实不多,江涛和林大山两个人就够了。所以顾秋就留在家里做饭送饭,照顾有身孕的金云了。
    “小冬儿,你猜哥哥肚子里怀得是哥儿还是小子。”
    “我希望跟我一样是个小子,这样就有人陪我一起玩了。”
    “哎呦,这么大了还想着玩呢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房间了顾冬陪着金云说话闲聊,,顾秋则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。
    田里的活辛苦,最是耗费体力,若是吃得不饱就干不动活,北方人吃面顶饱,所以今天中午就做面吃。
    今天顾秋特意用了白面加上一半的玉米面揉成面团。农忙时节也没工夫卖肉,顾秋就用江涛家里的腊肉和泡发的木耳做了汤料,虽然简单但是有肉有菜也算是丰富。
    面条盛好了,顾秋想了想又拿了三个鸡蛋,炒成了碎蛋花,每碗加了一些。白中带着微黄的面条,暗红的腊肉片,黑色的木耳,嫩黄的蛋花,这一碗碗面看着色彩丰富煞是诱人,热腾腾的香气也勾的人垂涎欲滴。
    顾秋往面里加了点醋和辣油,找出一个竹篮子把两碗面稳稳地放在里面,然后又在上面扣上一个盘子,这样可以防止面很快凉掉。再在篮子里放上一壶白开水。
    顾秋将两碗端到桌子上招呼房里的两人过来吃饭:“金云哥,小冬,吃饭了。面已经放在桌上了,你们先吃,我给大山和涛子哥送饭去,不用等我。”
    顾冬听到顾秋的话从房间了钻了出来,“哥,我去送饭。你都忙了一天了,先吃吧。”金云也扶着腰走出来说:“是呀,就让小冬儿去吧。你先坐下休息会儿。”
    顾秋犹豫了一下,还是答应了,嘱咐过让顾冬小心点就递过篮子让顾冬送饭去了。
    面里有热汤,容易洒出来,因此顾冬提着篮子小心翼翼的走着,时间还早也不求快。
    “小冬,往田里送饭去呢?中午吃啥呀?”路上碰到不少村里人,见顾冬提个大篮子,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。
    “吃面”小冬笑着脆生生地答道。
    “提得动吗?要不要帮忙?”顾冬想着这点东西提动不动那我还是个小子吗,礼貌地拒绝了大家的好意。
    到了自家的田里,林大山和江涛还弯着腰在地里干活儿,见顾冬远远地提着个篮子过来就歇了。水田里劳作粘了一身的泥,两人先到旁边的小水沟里洗净了才过来吃饭。
    “饿死我了。真香!小冬,今天咱吃什么呢?”江涛喝着送来的水,笑嘻嘻地问。
    顾冬有些得意地拿掉盖着的碗,说:“是我哥做的面,有腊肉、木耳还有鸡蛋,可香了。这一碗有辣的是给我林哥的。”
    林大山端起加了辣油的那一碗面,嘴角不经意地翘了起来。
    江涛见了打趣道:“大山,你可真是娶了个好哥儿,会体贴人。”
    林大山也不管他,得意地答了一句“那当然”,就稀里哗啦地吃起面条来。顾秋的力气小,面和的不够,不够劲道,但是汤料做得好,鲜味十足,加上炒鸡蛋,那可真是一个好吃,两个饿极了的人两三口就吃完了。
    六亩地虽然不多,但也不少,林大山和江涛差不多忙了五天才把所有的地都种上秧苗。
    插秧得整天弯着腰,饶是林大山这样强壮的汉子也有些腰酸背痛,累得慌。看林大山累成这样,顾秋有些心疼,就变着法地给林大山做好吃的。林大山这些天吃的好,每天红光满面,原先的疲累一下子都好了,浑身都是干劲,让江涛直叹爱情力量实在是伟大了。
    第10章 鱼苗1
    插完秧之后,林大山一直就记挂着在稻田里养鱼的事,他被这事儿和江涛一说,江涛立马就同意和他们一起养鱼。对于林大山夫夫,江涛很是信得过的。不过从没听说过有谁养鱼的,鱼苗倒是有些难寻,林大山去了正里江海家里问问哪儿可以买到鱼苗。
    前些日子刚成亲,顾秋到没发觉,过了些日子才想起自己家里鸡、猪都没养。庄户人家,哪有不养鸡和猪,一想起来这事,顾秋就坐不住了。
    寻思鸡崽子村里就有,还能更便宜些,跟金云打听了下,村里张寡夫家前两天就孵出了小鸡崽,顾秋就揣着点钱去了张家。
    这张寡夫名叫张晓云,是张家庄嫁过来的,娘家穷得很,阿爹又是个赌鬼,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就把家里的哥儿给了村里的江有富,换了几吊钱聘礼。
    江有富是个老老实实的汉子,原本两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,可惜两人过来一年多,江有富就从山上跌下来摔死了。张有富也是个没有阿爹阿爸的,可怜留下张晓云一个人,连孩子也没有。张晓云也不肯回娘家,就自己养些鸡、猪,做做绣活儿挣钱自己过活。
    顾秋到了张晓云家,张家的房子不小但是很破,院子了养着十来只鸡。顾秋敲了敲门,里面的人也不开门,只问了句:“谁呀?”
    顾秋一想寡夫做人不容易,陌生人是不能随意开门,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字。里面的人开了门,热情地迎了上来。顾秋一看是一个长得很清秀的小哥,很温柔的样子。
    顾秋跟他说了自己的来意,张晓云立刻笑着答应了,挑了八只很是活泼的小鸡崽给顾秋,顾秋按市价给了钱,张晓云却是始终不肯收,最后顾秋硬是把钱留下了,张晓云硬是又给他塞了个鸡蛋。
    顾秋原本就有些同情张晓云,见了张晓云的人品模样都这么好,不禁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意。想着两家人也是邻居,以后要互相多帮衬着点才行。
    家里原本就有一个鸡窝,顾秋也不用麻烦,直接把小鸡仔放进了鸡窝里,剁了些菜叶子喂食。
    林大山从正里家里回来,看到自家院子突然多了些嫩黄的小鸡崽,就问起这事儿。顾秋把今天去张晓云家买鸡崽的事跟林大山说了,林大山点点头,“张哥儿这人倒是个好的,以后倒是可以互相帮衬。”
    “对了,鱼苗的事怎么样了?”顾秋问。
    林大山露出了笑容,“有眉目啦,正里说东塘村有人家养鱼应该有鱼苗。后天,我过去一趟,看看能不能买到?”
    “涛子哥跟你一块儿去吗?”
    “我一个人去,金云哥儿也快生了,涛子怕是一步也离不开了。”
    顾秋点了点头说是,有忍不住嘱咐:“那地方是不是挺远的,你一个人要小心些。”林大山听了这话,心里暖暖得,笑着去搂顾秋,羞得顾秋两颊飞红,笑骂着躲开了。
    “对了,明天去东塘村,东塘村离城里近,如果回来得早,我就去镇上买两只猪仔回来。家里的确得养点鸡、猪才行。”
    “好嘞!”
    “记得挑一公一母的回来。”
    第二天林大山要去东塘村,顾秋晚上就想着给林大山做些干粮,免得路上忍饥挨饿的。一般路上的干粮都是一些烙饼,但是烙饼本来就干,凉了之后又干又硬,难吃得很,一想到林大山路上要吃这些就有些心疼。因此顾秋打算不做烙饼做点馅饼,反正这天儿也放的住。
    顾秋用家里的玉米面揉好了面团,放在一旁醒着。里面的馅料就用萝卜丝。
    白萝卜切成细丝,在热水了焯过,加入切碎的葱花,放上盐、糖、辣椒油等调好味道。醒好的面团切成小块,用擀面杖擀成小块,裹好馅料,按平整后一个个放到锅里慢慢地煎,等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好了。
    大山胃口大,顾秋一次做了十个,明天的早饭也可以解决了。不过由香气过于诱人,引得顾冬小朋友抱着哥哥的大腿缠了好久,最后吃掉了一个饼子。
    东塘村离江家村有些远,因此林大山天还没亮就赶着借来的马车出发了,走了三四个时辰才到东塘村经过一番打听,才知道村里张大福家有鱼苗卖。
    不过路人一听林大山的来意都叹了口气,摇了摇头,说这事儿难办。林大山猜到这人家或许是不好对付。
    按照路人的指示,林大山来到一幢较新的青砖瓦房门前,林大山将牛车系在一旁的树上正打算上前敲门,屋里正好开门走出一个中年哥儿来,颧骨突出,看着有些刻薄。
    那个哥儿看了看林大山有些戒备地问:“你是谁?来我们家有什么事吗?”
    “我是江家村来的林大山,我想养些鱼,听我们里正说您家有养鱼,所以特来问问能不能买些鱼苗。”林大山回到。
    那个哥儿听了这话,让开身,领了林大山进屋坐下,给他倒了一杯热水,叫来了他当家的。
    张大福先是和林大山客气寒暄了几句,接着问起了养鱼的事,“你是要买些鱼苗回去养在自家挖的池子里吗?这养鱼可不容易呀。”
    林大山知道张大福一手养鱼的本事发的家,对于别人要养鱼自然是有些忌讳。林大山摇了摇头,说:“我哪有那个本事。只是想到稻田里有水,因此想在田里养些鱼。”
    张大福听了这话心想:这个傻子,鱼怎么能养在稻田了,鱼不是会把稻子吃掉吗!脸色却露出了笑呵呵的表情,说:“林兄弟真是有想法。鱼苗我这里有。林兄弟既然是江正里介绍来的,我也不赚你什么钱,一百尾鱼八十文。”
    张大福大福提出的价格自然是高的,不过他想着这鱼苗只有他一家有卖,不愁林大山不买。
    林大山听了张大福的狮子大开口,皱起了眉头,想了想说:“张大哥这价格的确实惠,不过我是第一次养鱼,也不知道养不养得成,若是都养死了,只怕会损失惨重。我家里刚娶了小哥儿,手里的钱也不多,看来养鱼的事又干不成了。”
    张大福看林大山似乎是要放弃的样子,担心自己的一笔生意要泡汤,于是就沉吟一会儿,装作自己要吃大亏的样子,皱着眉说:“唉,林兄弟,既然你都找到我这来,哥哥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回,这样吧,我再便宜一些,一百尾鱼苗七十文,你看怎么样??”
    林大山并不满意这价格,依然皱着眉头,张大福家的倒是沉不住气了,推了推张大福的肩膀,笑着说:“我看林兄弟和咱们有缘,不如我们就再让些利,六十文怎样?林兄弟呀这可是不能再便宜了,就现在这价格,我们是一分钱也赚不到了。”
    林大山原本心里算到就是五十五到六十五之间,张大福家的这价格倒是合了他的心意,他装作一脸感激的样子答应了,林大山定了八百尾鱼苗,付了一百文定金,约好日后过来取。
    林大山离开张家庄后,去了县城里。林大山记着顾秋的嘱托,寻了两只猪崽子,一公一母花了四百文。
    想着家里的人,林大山又去了肉铺买了几斤五花肉,一只猪耳朵,又花了几文钱买了些骨头,卖肉的老板见他买得多,又塞了些猪下水给他。猪下水这东西难处理,异味大,这边的人一般不愿意做,也做不好,但肉铺老板给了他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了。
    办完这些事儿天色已经有些迟了,林大山吃了剩下的萝卜丝饼,又匆匆地往回赶,终于在天色完全暗之前赶回了家。
    才一到村口,林大山就看见顾冬站在村口老槐树下伸着脖子往路上看,一瞧见林大山的身影,就乐地跳起来,扯着嗓子喊“哥夫……哥夫……”。
    林大山驱车过去,一把捞起了顾冬,把他放到了车上,“晚上起风了,你怎么站这儿了,不怕着凉呀。”
    顾冬嘻嘻地笑着:“嘿嘿,哥哥见你这么迟也没回来,有些担心,所以我就出来等啦。哥夫,我们快些回去吧,我都饿死了。”
    “都这个时候还没吃饭呢,我回来得迟你们就应该先吃。”林大山有些心疼。
    “那可不行,我和哥哥、哥夫是一家人,要一起吃饭。”听了顾冬的童言稚语,林大山觉得自己一身的疲乏都散尽了,又抽了一鞭加快速度往家里赶去。
    回到家了里,推开柴门,温暖的暗黄色的灯光倾泻出来,林大山看见系着围裙的顾秋正坐在饭桌边等她,安静温柔。
    听到了推门声,顾秋看到是林大山回来了,连忙起身去盛饭。在有些昏暗的暖光中,一家三口围坐着吃饭,林大山跟顾秋讲起了自己的今天在东塘村买鱼苗的事,听得顾秋直感慨这张大福真不是个老实的。
    等顾秋和顾冬放下了碗筷,林大山将桌上的东西一扫而尽。这是天色已经完全暗了,一家人洗漱过后,就睡下了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    喜欢请收藏哟
    第11章 鱼苗2
    昨天晚上两人早早睡下了,今天早上起来,顾秋才有时间去顾看林大山买来的东西,五花肉、猪骨头、还有一块猪肝和整整一个猪肺。
    “大山,你怎么买了猪肺回来?”顾秋拎着挺大一个猪肺有些吃惊。
    “没买,肉铺老板送的。”
    “送这么大一个,这老板可真够大方的。”顾秋咋舌。
    林大山笑着说;“哪里呀,我们这儿很少吃这玩意儿,所以那老板才送的呢。这东西要怎么吃,你做得来吗?”林大山虽然这么问了,但是对于顾秋他还说很有信心的,他的哥儿厨艺不是一般的好。
    顾秋把猪肺拎到了木盆里,说:“做我倒是没做过,不过以前在小摊子上吃过,味道不错,我试着做做吧。我先去把它洗了。”
    中午的时候,买的肉和骨头先放着,先吃了猪肺和猪肝。
    猪肺,锅里了放入水,加了葱段、姜片、干辣椒把水烧开,放入早上已经反复清洗干净了的猪肺,煮一会儿捞起来沥干水分切成片加入葱姜、辣椒、花椒、陈皮、酱油、料酒等香料爆炒,一盘鲜香诱人的爆炒猪肺就出锅了。猪肝只有一小块,顾秋用它做了猪肝汤,接着又炒了个青菜,让林大山中午又多吃了一大碗饭。
    下午,林大山帮着顾秋将院子里的地整了一下。
    林大山家的院子挺大,后院设了猪圈和牲口棚,前院右边开了几块地,自家种了些四季蔬果吃,左边则空着,院门口还种了一棵柿子树,这是林大山的阿爹种下的已经有些年头了。
    顾秋估算了一下,自家三口人,太多也吃不完,不如多种些种类,量就少一点。于是后种了些丝瓜、黄瓜、茄子、豆角、还有青菜,葱、姜、蒜都种了些,还种了不少辣椒,毕竟自己一家人都喜欢吃点辣,不如多种些。
    十日过去了,到了和张大福约好的日子,运鱼苗比较麻烦,顾秋帮着林大山准备了几个木桶去装鱼苗回来。鱼苗要装在水桶里带回来,若是路上不小心可不行,因此,顾秋打算和林大山一块儿去,由于两人要出门,顾冬就照例托付在江涛家里。
    顾秋坐在车上,林大山赶着牛车出发了。坐牛车有些颠簸,林大山怕颠着顾秋,因此特意赶慢了些。车子还没出门口,迎面走来一个挺着五六个月肚子的哥儿,笑呵呵地拦住了林大山的车。看见这人,林大山的眉头不经意地皱皱了。
    “林兄弟,带着哥儿出门呢?带着怎么些水桶,这是要到哪儿去呀?”大肚子哥儿笑着问。
    “去一趟张家庄。”林大山有礼地说。
    “张家庄,这一来一回可真够远的。可苦了我家这老牛呀?”美貌的哥竖着眉毛,露出一副心疼的样子。
    林大山心里有些不耐,但面上也显现出来,说:这牛我是向里正借的,你放心,我会小心着用的。
    那小哥见林大山油盐不进,跟顾秋寒暄看几句才又挺着个大肚子走了。
    两人赶着车出来村子,顾秋才问:“刚刚那人是谁呀。”
    “是里正二儿子家的哥儿,巧哥儿,是个极为斤斤计较的人,不好相处。你往后也别跟他走得近,这人不好相与。”
    顾秋想了想刚那人那副样子,点点头。
    这次林大山车赶得慢,到张家庄的时候已经快饷午了,林大山想了想现代顾秋去了一家小食肆,两人打算先吃了饭再过去。
    这食肆虽然很小,但是五内俱全,这时候正是饭点,小食肆里都坐满了。顾秋和林大山等了一会才找到位子坐下。
    林大山心疼顾秋赶了一早上的路,点了好几个菜,顾秋担心钱瞪了林大山好几眼。老板上菜很快,没一会儿林大山点的丝瓜炒肉、红烧豆腐、青菜汤就上齐了。顾秋看着眼前丰富的菜式心里又甜丝丝的。
    林大山先往顾秋碗里夹了几块肉,哄着顾秋吃了,才自己吃饭。店里人来人往的,顾秋有些不好意思,埋着头吃饭。林大山有些饿了,猛扑了几口饭才放下速度慢慢吃。
    “嗯,这菜烧得没你做的好吃。”林大山皱了皱眉头,凑到顾秋耳边压低了声音对说,“肉咸了,汤太油了”。
    顾秋听了点点头,这家食肆做的菜的确不怎么样,不过价钱倒是挺实惠的,三个菜才花了十一文。两人吃完了,就往张大福家走去。
    这时候,张大福正在院子里劈柴,见到林家夫夫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,迎了上来。
    原本说好的鱼苗张大福都已经准备好了,用好几个大木桶装着。林大山往桶里一瞅,这些小鱼苗的确不错,每只鱼苗大约都有半根小指长,游来游去、钻上钻下,看起来活力十足,看来这钱也算花得值。
    “张大哥,这鱼苗可真是好,没有一条是蔫了吧唧的。”林大山点了点头,笑着对张大福说。
    张大福听了这话,咧开嘴笑了,“那是自然,别的我不敢说,就说着养鱼,我敢打包票,这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人能跟我比。”
    停了这些话,张大福的哥儿笑着啐了他一口,“还在那儿吹牛,还不帮林兄弟把鱼苗装到带来的木桶里,快来搭把手。”
    四个人一起把这些幼嫩的鱼苗装到了林大山带来的木桶里,幸好顾秋之前就估计了一下,带足了木桶,要不然这么多鱼苗还真是不好装。
    五百尾鱼苗装了八个桶,差不对每只桶里都装了七十来只。顾秋把木桶的盖子盖上,防止在回去的路上晃出来。
    由于车上装着木桶,一路上必须得慢慢走,顾秋和林大山也不和张大福客气,当下就告辞了。
    八只木桶装在马车上,把整辆车子挤得满满的,幸好顾秋身材比较小,要不然就坐不上这辆车了。顾秋坐在车后面,看着这些鱼苗,林大山有些担心坐在车屁股上的顾秋,小心翼翼地抽动马鞭上路了。
    “大山,不行、不行,鱼苗晃出来了,你快先停下!”没走一会儿,顾秋就喊停了。马车一上路,车上的木桶摇摇晃晃,晃出了好多水。其中一个木桶的盖子被震掉了下来,好些鱼苗被晃了出来。
    林大山听到顾秋的声音,马上停了下来,把在地上蹦q的鱼苗捡起来放回了水桶里。
    看着这么些木桶,顾秋不禁有些发愁:后面的山路更加颠簸,鱼苗肯定会被晃出来的,怎么办才好的?
    林大山看到顾秋皱着眉头发愁的样子也有些心疼,他摸了摸顾秋的头,安慰说:“别担心,总有办法的。要不我们先回去,张大福他们养久了或许会有办法。”
    感受到林大山宽厚温暖的手掌,顾秋的心也定了下来,大山肯定有办法的。
    “你们怎么又回来了?”张大福见到林大山夫夫又折回来了有点吃惊。
    林大山指了指车上的木桶,解释道:“路上一颠,鱼苗都被晃出来了,张大哥你有什么办法没有,要这样回去,鱼苗都没剩下多少了。”
    张大福看了看车上的木桶,也皱起了眉头,以往也没人在他们这儿买过鱼苗,他也没有经验,他想了想说:“能不能用钉子将桶和桶盖钉上?”
    顾秋摇了摇头说:“这桶好些都是跟邻居借来的,这样不好。”
    林大山想了想对顾秋说:“要不咱用多用些绳子将桶捆上,路上咱再走慢点,小心点,都挺回去就行了。”“也好”顾秋想了想也同意了,毕竟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。
    林大山和顾秋之前并没有带绳子,只好向一向吝啬的张大福借绳子,没想到张大福这时竟格外地大方,从屋里拿出了一大捆绳子,着实让林大山吃了一惊。
    张大福脸皮厚得跟城墙似的,看见林大山顾秋吃惊的表情也没不好意思,反而笑嘻嘻地跟看着好说话的顾秋说:“顾兄弟,张大哥我别的也帮不上忙,这点绳子还是有的。我看你这稻田养鱼也挺新奇的,以后要是还需要鱼苗,记得再来张大哥家买。绳子你们不必急着还,以后有机会再过来还就好了。”
    听了这话,顾秋对张大福的印象从原来的小气贪财不过小气贪财加爱占小便宜,不过顾秋也笑笑答应了,还深情地感谢了张大福,不过顾秋心里想着以后说不定我就自己培育鱼苗,卖鱼苗了,哪里还用到这儿来买。
    林大山和顾秋合力将木桶捆得扎扎实实,将木桶的桶身和桶盖固定住,再将木桶和车身绑在一起。这一次比起之前好多了,两人慢慢地小心地走,总算是安安稳稳地到家了。不过这时候天都已经黑了,两个人回到家了又累又饿,也没做饭,直接去了江涛家。
    “哎呦,怎么累成这样!”金云看到两人的样子有些担心,“还没吃吧,我和涛子留了饭,还热着呢,你俩快先去吃了吧。”
    林大山和顾秋也没客气,吃了热汤热饭,心里想着有兄弟照料真是不错。
    第12章 又添一口
    从张大福那儿买来的鱼苗,林大山和江涛分了,江涛家差不多有两百尾,林大山家有三百尾左右。林大山和江涛先把水田的堤埂加宽、加高了,免得到时候养的鱼逃走了,之后才将买来的鱼苗分别放到的水里。
    林家放鱼时,好些村民都来围观了,都很好奇顾秋的稻田养鱼的法子能不能成功。
    “林大山家的,这鱼养在田里真的能行,不过把稻子啃了?”
    “大山哥,你们这是养了多少鱼呀?”
    “林大山家的,这稻田里养鱼,鱼不会溜走吗?”
    “金云呀,你们家怎么也跟着养鱼了呢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乡亲们的各种疑惑层出不穷,有人觉得挺有意思也有人觉得这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有一些人,则说起了一些风凉话,说顾秋一个哥儿怎么那么会折腾,这刚刚成婚整天就撺掇着汉子干那些不不靠谱的事。
    对于这些话,林大山他们也没怎么放在心上,自家的事别人管不着,别人的嘴他们也管不住,风凉话再怎么说,就当耳旁风就好。
    在稻田里养鱼在顾秋的家乡是极为常见的事,对此顾秋也是挺有把握的,不过面对乡亲们的这些质疑,顾秋只是笑笑,说自己家乡那边都是这样做的,自己也是试试看,没把话说得太满,毕竟换了一个地方,水土都不一样了,顾秋也不好太肯定。
    林大山面对乡亲的问话,也只是和善地笑笑,说试试看,不过他心里还是挺有把握的,对于自己的哥儿,他一向很有信心。
    在生活平静的江家村,林江两家养鱼的事儿就像一颗投进水里的小石子儿,一开始惹人闲话了几句,不过没几天人们就把这事儿遗忘了。林大山和顾秋也松了口气,老被人们关注着,他们还真不怎么适应。
    鱼苗放进了水田里,也用不着费太多心思去管着,平时林大山有空去看看,照料一下就行了,省力得很。
    家里的小鸡和猪仔在顾秋的照料下茁壮成长。对于家里的那几只小鸡顾秋是花了心思,精心照料,就盼着小母鸡能够早点下蛋,改善改善家里的伙食,最好还能换些钱回来。因此顾冬也被赋予的重任,每天到自家菜园子里捉些菜虫回来给家里的小鸡们加餐。
    好在顾冬对家里的这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仔们很喜欢,每天也都在游戏之余抓些虫子、蚯蚓来喂鸡。因此,自家的小鸡因为伙食好,长得特别快,颜色也特别鲜亮,每天在院子里东奔西跑的,活力十足。
    至于家里的猪仔顾秋平时里都是自己尽心尽力认真照顾的,毕竟在庄户人家猪也算是重要财产了。一天好几顿猪食,量大料足,原本的小猪仔现在大了一圈,顾秋看着蹭蹭增加的猪肉心里格外开心。
    可以说现在家里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。
    这天顾秋照例要上山打猪草,顺便还带上了嚷嚷着要上山摘野菜的顾冬。这时候林大山已经下田里干活了,家里没有人顾秋就把院子的篱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