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1984赶山狩猎 - 第249章 养鸡大计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众人都看好这个亲上加亲的事,两人也都愿意,但就是岳母那边还差点意思,余秋堂准备下去后好好让米雅丽做做说客,打通最后一关。
    和米文忠在鸡舍里商量许久,出来后天已经黑了,米文忠便在这里吃了晚饭,吃完后,几人专门创造出机会,让余春梅和米文忠有相处的机会。
    两人害害羞羞在外面走了一会,回来后米文忠说是要回去,但余秋堂以家里房子多为由,没急着让走,告诉他等到明日直接送回镇上。
    装修的事情,米文忠说是需要和几个老伙计好好商量商量,这里面有些项目他们做过,有些则是第一次接触,不做好盘算,轻易不敢动手。
    米文忠知道这是余秋堂非常重要的事,他对这个妹夫的情感何止感激,自然会比任何事情都要用心。
    随后几日,余秋堂又和米文忠反复沟通几次,针对一些细节详细商榷,一项项改造都列举清楚,并且寻求林牧审核过后,这才最后敲定方案。
    余秋堂将林牧的话放在心里,想着房子需要在后期铺设电路,为此想着最好在装修的时候留下线路管道。
    但说给米文忠听,米文忠完全无法理解这种太先进的操作。
    现在还没做到全面通电入户,米文忠虽然知道电是什么东西,具体操作却还是一知半解,更不说仿照后世先进的装修模式,将电线全部放进墙里面。
    这个时候即使拉电,都走的明显。
    也就是将线路固定在墙壁上。
    好处是能清楚看到线路走向,如果线路出现问题,也很容易处理。
    缺点也很多,例如不好看,容易脱落,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断线,裸露出来容伤到人等等。
    但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,余秋堂在反复讨论后,发现他的想法还是太过先进了点,暂时这边做不到,最后只能作罢,准备入户的时候直接走明线算了。
    他这边忙碌,米雅丽收购鸡的步伐也没停止。
    因为要求高,必须要高大健壮的公鸡,生蛋不超过一年的母鸡,刚开始收购速度很不理想。
    但随着被收购者逐渐增多,并将这边收购价格高的消息传扬出去,知道的人越来越多,也相信能卖上好价格,于是卖的人便多了起来。
    但数目多了,质量就开始层次不齐,需要认真筛选。
    即使乡里乡亲,或者是同村的邻居,甚至同族远亲,也还是有些人准备滥竽充数,明明知道这边的规矩,却还准备拿着不符合要求的鸡过来,企图蒙哄过关。
    但他们是小看了米雅丽。
    她养殖大范围的鸡不如林牧那般专业,但就家里养点鸡,可是门儿清。
    一只鸡健康与否,多少鸡龄,下过多次年蛋,基本都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。
    遇见滥竽充数的,她也不懊恼,只是会温和地告诉对方鸡不能收,慢慢地,大家也就发现余秋堂这个老婆可不好忽悠,慢慢冒充的才少起来。
    按照原计划,余秋堂准备收购十几只公鸡,五六十只母鸡,但随着他认识林牧,信心增强很多,直接将数量翻了一倍。
    公鸡搞到20只,母鸡直接提到一百只。
    大概四五天的功夫,一共收到六只合格的公鸡,二十多只合格的母鸡。
    个个都是很好的鸡。
    尤其是那些公鸡,趾高气扬,鸡冠红红亮亮,身上羽毛油光闪烁,仿佛穿着七彩霓裳,两条大鸡腿壮实有力,跳跃起来灵动活泼,丢个篮球都能扣篮。
    余秋堂看的也很开心。
    就是要从源头上培养优秀的鸡崽子,那些歪瓜裂枣的鸡,要孵化出好鸡只能靠基因变异,几率太小。
    “怎么样,满意不?”
    夫妻两人站在鸡笼外,米雅丽笑着问。
    “很满意,看它们个个精神百倍,美得很。”
    米雅丽笑道:“可不是嘛,我起码挑了有一百多只,才好不容易挑选出来这些,你跟我来,我给你看看鸡蛋。”
    米雅丽带着余秋堂来到鸡蛋存储的小隔间,这是专门隔离出来的地方,不见阳光,甚至风都吹不进来。
    尽可能保证鸡蛋处于恒定的温度里,这样的小隔间余秋堂还要多做几个,除了储存鸡蛋外,更是要作为孵化的房间。
    看到鸡蛋,余秋堂格外满意。
    不愧都是挑选的好鸡,鸡中的战斗鸡,个个鸡蛋大的跟鸭蛋似的,拿起来沉甸甸,非常有质感。
    “等凑到100个鸡蛋,我们就开始孵化第一批,到时候丽丽你亲自来记录,我们需要最原始的数据。”
    “嗯嗯,你放心吧,我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    余秋堂搂着她的脖子,兴奋地说:“前期肯定没那么如意,但只要熬过去,摸索到经验,后面就可以掌握这门技术。
    到时候我们就会形成产业链,肉鸡,鸡蛋,和小鸡孵化出售一起做,肯定能赚不少钱。”
    米雅丽笑道:“那好啊,反正我是你的小兵,你是指挥的将军,你指挥到哪里,我都打哪里。”
    “哈哈,不要这么说,你才是女王,我就是给你冲锋陷阵的人……”
    “我可不敢,我就是普通人。”
    “难道我还真成了将军不成?”
    两人都哈哈笑起来。
    米雅丽过门后,余秋堂发现这个时候的米雅丽性格和前世有很大区别。
    前世她相对内敛,温柔固然依然温柔,可没有这么活泼开朗。
    而现在可能是年龄还小吧,反正很乐观,余秋堂和她相处起来不需要忌讳什么,她总是那么善解人意,对余秋堂的心思总能把握很好。
    “不过,秋堂这里有个问题,你必须早点解决。”
    “啥?”
    米雅丽指着旁边的袋子,“你看,这是我们提前准备的饲料,是玉米和糠还有麸皮混合起来磨的细粉。
    现在我们这里只有二十多只鸡,吃起来就很吓人,若是再多一些,怕是每天需要喂养的东西可不少,不提前准备好,到到时候拿什么喂它们。”
    余秋堂点点头,“这个问题我和林牧也讨论过,分两条路,一方面让他帮我们铺铺路,介绍个饲料供应的单位。
    鸡在笼子里和外面可不同,要让它们稳定产蛋,长肉,必须喂养饲料,至少需要添加一部分饲料进去。
    同时,林牧建议我们添加一些辅助的东西进去,例如说苜蓿。
    春天可以喂点苜蓿芽,秋夏可以将苜蓿草铡碎喂,到了冬天苜蓿干了,就将苜蓿打成粉末,添加到饲料里一起喂。
    这样既节约喂养成本,又可以补充鸡需要的各种营养。”米雅丽点点头,“这是个好办法,我以前也用苜蓿喂养过,其实很多草都可以用来喂鸡。
    但问题是什么呢,是我们需要的量太大。
    一两百只的话,可能还能应付,但数量继续变多呢,等到一千只,我都无法想象到底需要多少?
    数量少,我们可以去山脚砍野苜蓿,但数量多了,怕是不容易吧,到时候哪里来的那么多野苜蓿等着我们去砍呢?”
    余秋堂笑道:“这个问题已经想过,一只鸡每天大概吃二两的东西,一千只鸡就是两百斤,其中苜蓿我们添加两成进去。
    也就是一天需要40斤干苜蓿,一年就是15000斤干苜蓿量。
    那一亩地可以晒多少干苜蓿呢,按照以往惯例,大概是1500斤,我们就算1000斤吧,打个折扣。
    那15000斤苜蓿,就需要15亩地的苜蓿对吧?”
    米雅丽想了想,“大致是这样,不过这个算法没考虑天灾什么的……”
    “苜蓿存活率本来就高,我也已经打过折扣,你觉得实在不够,我们就按照20亩算,是不是足够了?”
    米雅丽点点头,“那肯定是够了,但问题是,你的目标好像不是1000只吧?”
    余秋堂轻轻揉揉妻子的头发,“要不说,我咋这么稀罕你呢,真是懂我的心思。
    对啊,没错,我的目标肯定不是1000只。
    我们来算个账啊。
    我和林牧询问过,规模化养殖鸡,产蛋率大概在7成,这主要原因是母鸡需要更新换代,衡算小鸡的成长的几个月时间。
    那1000只鸡,我们就打算每天下700只蛋……
    哦,其实若是养的好,部分母鸡产蛋周期甚至不需要一天,两天能下三只蛋。
    我们不去考虑这种超纲发挥,就按照一天一只蛋计算。
    那么1000只鸡,就是下700只蛋。
    市场上一只鸡蛋小的大概一毛左右,大的能卖到一毛五,我们的鸡蛋除去开始小鸡成长期比较小,一旦几个月过后,就会变得很大。
    算了,就按照一毛二计算,那700只就是84元对吧?
    饲料一斤8分钱,160斤就是13块左右,也就是说,不包含人工及其他损失,1000只鸡,我们一天就可以赚70块。
    一个月就是2100,一年就是两万五……”
    米雅丽目瞪口呆的看着余秋堂算账,听到这里,感叹道:“那不是一年就变成万元户了?”
    她注意到余秋堂眼里都是亮光,知道丈夫此刻是心潮澎涌,说的她也开始激动起来。
    “万元户肯定不是我们的目标!”
    米秋堂说到兴致处,身边又是自己的妻子,没有外人在,自然也不想掩饰什么,索性说开去。
    “我初步的目标是将数量控制在5000只,去除过程新老更迭,同时一直保证有4000只再产蛋。
    考虑到置换下来的鸡可以卖钱抵消其他费用,仅靠养鸡一方面,我预备三年之内,每年效益赚到10万……”
    “十万!!”
    米雅丽觉得自己脑子完全不够用了。
    她可是这个时代的人,不久前还在为每日赚个一两块钱而感到开心,怎么突然就要赚这么多,实在是反应不过来。
    而余秋堂则是接触过后世钱的金额,概念里,几万块根本不算钱。
    身为重生客,虽然选择的是一条发展更慢的道路,但若是十万块钱都要犹豫,都不敢去想象,那估计什么没啥出息了。
    但他还是不想给米雅丽太大刺激,防止她觉得自己太不可靠,便笑着解释:“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,但要达到目标,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。”
    米雅丽这才回过神,点点头,“我就说啊,你一下子把我吓了跳。我看我们还是脚踏实地,一点点来做,最后做成什么样都行,只要我们勤劳些,总会越来越好。”
    “我就欣赏你的乐观。”
    余秋堂在妻子脸上亲了下。
    米雅丽推推他,“脸上都是灰,你也不嫌脏。”
    “哪有什么脏的,你可好亲了。”
    余秋堂又要去亲,米雅丽急忙躲开,笑着跑了。
    余秋堂也就是闹着玩,并没有一直追着不放。
    他跟着米雅丽出来,接着说:“刚才不是说到苜蓿的事嘛,我其实早有个想法,刚好你今天提到,我就给你说说。”
    “啥想法?”
    “我们刚才算过,一千只大概就需要20木亩,那如果我们真扩展到5000只,大概就需要100亩前后是吧?”
    “没错啊。”
    “你还记得嘛,村东面,也就是五队最东面那片,有几百亩的闲地?”
    “你……该不会是?“
    米雅丽脑子反应快,立刻想到什么。
    余秋堂知道她猜到了,点点头:“对,现在那片地因为背靠着的山脚,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雨水,所以无法种植庄稼,基本就是荒着。
    我呢,准备将那些地承包过来,然后撒上苜蓿籽。
    苜蓿非常耐旱,要不了多雨水就能活,而且是多年生,一旦种下后,每年只需要收割就好,也不用反复去种……”
    米雅丽道:“不对啊,苜蓿只是耐旱,不是不需要水,我知道那个地方,东南方向是悬崖,而夏秋雨多的时候,基本都是吹的东南风,雨根本落不到地里。”
    余秋堂点点头,对妻子的聪明很欣赏。
    “嗯,你说的我也懂,村里其他人也懂,村委会那些领导也懂是吧?”
    米雅丽不解地望着他。
    既然大家都懂,那你说这个做什么呢?
    余秋堂却眼珠一转,笑道:“好像是这样没错,但地是死的,人是活的嘛。”
    “啥意思啊,我还是不懂。”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