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: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- 第130章 四合院公有制和困境
第130章 四合院公有制和困境
周一的早上。
简单的吃完早餐,王孟德和何胜男一起推着自行车,有说有笑的往外走。
中院,水池旁,院里两个冤家对头一边洗漱一边互相损对方几句。
“孟德哥,嫂子,您们上班去呀。”
当许大茂看到他们俩,也不顾上傻柱,连忙哈着腰,笑着打了一声招呼道。
“傻茂,叫啥哥呢,你现在要叫孟德为三大爷。”傻柱冲着水池吐了一口水,然后斜着眼说道。
“傻柱,为啥你不叫三大爷?”
虽然三大爷是一个尊称,但许大茂还有些张不开口叫王孟德为三大爷,于是又把问题抛了回去。
“哼,我和孟德是兄弟,同年同月同日生的,我们的关系,是你能比得上的么。”
“呸,傻柱,伱净往自己脸上贴金。”
“孙子,怎么,不服气,找打是吧。”
看到他们俩说着说着又开始准备打起来了,王孟德心说,这俩大傻子,只要见面,一天都不能消停,也是个奇葩。
便开口说道:“傻柱,大茂,称呼随便叫,我不在意这些,走了,上班去了。”
说着就和在一旁抿着嘴憋着笑,心里直乐的何胜男一起出了中院。
出了院子,在胡同里,看到周围没人,何胜男笑着说道:“孟德,前几年刚来这院子的时候,你给我说了一些邻居的情况。
我一开始心里还有些不相信,院里的住户,就算有些小心思,那也是正常的,那里会有这么多勾心斗角、奇葩的事情发生。
经过这几年,我算是知道了,你当时说的还算是保守的呢,这院子里,远比其他大院都‘热闹’的多。”
她平日里虽然不太掺和院里的事情,也不喜欢跟那些大妈、婶子、小媳妇们一起八卦,但架不住院里隔三差五发生事情。
不管是在家中的闲聊,还是亲眼看到的,都让她的三观受到冲击。
“咱们院儿呀,也不知道是风水不好,还是怎么着,奇葩的人和事就是多,行了,我们以后啊,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,说不定过几年就搬出去住了。”
王孟德蹬着自行车,笑着说道。
“孟德,过几年要搬到哪里去呀?”何胜男好奇的问道。
“我不是在中医研究院当了副主任了么,过几年,差不多就能成为主任了,要是建单位家属楼,第一批肯定有我的份。
到时候咱们也住楼房去,我给你说,研究院要是建楼房,应该有暖气,室内还有卫生间呢,以后冬天就暖和多了,上厕所也方便。”
前世,他看过一篇报道,京城市从58年以后,就陆续的有一些楼房开始有集中供暖了。
而中医研究院里,可是有大量年龄大的大夫,为了他们身体考虑,建的楼房也肯定会考虑供暖的问题。
“真的呀?”
何胜男惊喜的问道,然后接着又有些苦恼:
“咱们去那边了,爸妈怎么办呀,那边这边可是离你单位很远的。”
广安门离南锣鼓巷的距离确实有些远。
这个还真是个问题。
王孟德沉吟了一下,然后说道:“这还有好几年呢,实在不行就让爸换一家医院工作,咱们一家都到广安门附近生活。”
“还有,这边的房子怎么办?要是长时间不住人,不能就这么空着吧?”
她又想到了一个问题。
“肯定不能空着,现在京城住房这么紧张,空着多浪费,也容易被人在背后议论。
这样,过几年咱们要是真的搬出来了,胜文和胜武也差不多要结婚了,就租给他们俩,跟他们签一个租房合同就行,钱就不要了。”
王孟德说道。
这房子肯定不能空闲,否则以后容易被人拿来攻讦他。
京城的前几年城市建设,使得一大批农民工到了京城便转成了城市户口,享受同京城人一样的待遇,但他们没有房子,都在单位临时盖的集体宿舍里。
他记得,也就是在今年,国家对四合院尝试了公有化,当时京城市城里的四合院多是私人拥有产权,全市约有房屋120w间,其中92万间都是私人产权。
京城市对城市私人出租房屋实行「经租」政策,将城区内私人拥有的15间或建筑面积225平方米以上的出租房屋,郊区10间或者120平方米以上的出租房屋。
纳入国家统一经营收租、修缮,按月付给房主相当于原租金20%至40%的固定租金。
1958年京城市经批准纳入国家「经租」的有5900多户房主的近20万间房屋,约占1953年京城市城区及关厢房屋登记间数的16.8%。
再过八年,京城市又接管了8万多户房主的私人房产,建筑面积在解放初京城市全部房屋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然后这些四合院里,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,一般家庭都分到一间房,少数人分到两间房。这样一个四合院里就住进了七八户、十来户人,有的多进院落住进了几十户人家。
从这以后,大量私人拥有产权的四合院,就逐渐的变成了大杂院。
虽然在以后,国家开始落实私房政策,实行「带户返还」,要求房主与挤住其房屋者订立租赁契约,租金有国家规定,是为「标准租」。
但大量的矛盾,就出现在租赁的‘大杂院’之中,住了几十年的房子,那些人早就当成自己家的了。
老王家,一共才四间房,肯定不在这个政策执行范围之内,但保不齐有人使坏,暗地里把他给举报了。
说他浪费资源,房屋空着也不给别人住,那可就麻烦了。
所以,他要提前想好对策,租给小舅子们住,也算是一个好办法。
如果是租给其他人,万一住着住着,以后不愿意搬走了,也是个恶心人的事情。
当然,这些政策,是在今年下半年才开始实行的,他现在还不能明说。
“嗯,这倒是个好办法,我爸妈前段时间还发愁呢,眼看着明年胜文就要出来工作了,过几年就到了结婚的年龄,可惜家里没有钱给他买房。
要是咱们这房暂时给他住,也算是解决了大问题。
不过这租金,多少也得收一点,亲兄弟明算账,这要是不收租金,会让他们误以为这房子是送他们的呢。”
何胜男正色道。
对这种事她分的很清楚,现在她是老王家的人了,有能力帮衬娘家一些是一码事,原则和底线又是另一码事。
“嗯,行,到时候你来安排。”
王孟德随口说道。
对于四合院,说实话,他并没有像其他穿越者这么执着的想着拥有几套或者十几套。
这些四合院,未来了不起也就是值点钱,住着其实并不舒服。
而且大量的四合院,以后都是面临着拆除的结果,就算不拆除,也都纳入文物保护之中了,至于哪个院子可以私人改造,他也不知道。说到钱,等到改开以后,他那时候四十多岁,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,凭着他的医术,绝对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人了。
进保健组,成为院士,那都是分分钟的事情,就这些社会地位,不比钱重要。
况且,有前世的记忆在,随随便便的想点招,或者自己琢磨出几个中医秘方,都能挣大钱。
完全没必要靠屯院子发这点财。
和何胜男分别后,他继续蹬着自行车往广安门骑去。
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,发现屋里已经有人了,就见张巧玉和孙小茹两个人,在分别打扫地面和擦拭办公桌。
办公桌上的搪瓷缸里,也已经泡好了茶叶茶。
“师兄,早上好啊。”
见到他进来了,两个人连忙打了一声招呼。
“早上好,辛苦你们啦。”
王孟德笑着说道。
“师兄,不辛苦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张巧玉笑盈盈的说道。
“师兄,屋子已经打扫好了,我们先回去了,有事您招呼一声。”
打扫完之后,两个人恋恋不舍的走了出去。
到了旁边的屋里,其他几个学生已经在学习了,有的拿着一本医书在翻动,有的奋笔疾书的抄录着其他人的笔记。
这段时间,他们轮换着跟在王孟德的身边,每周三四次的机会去广安门医院坐诊,每次都要记录好多页的笔记。
几个人互相抄录,加起来已经有几十页的内容了。
这些内容,让他们如获至宝,一有空,就拿出来学习,每琢磨一次,都会有一些收获。
再加上蒲老时不时的提点和教导,以及他们自己的努力。
使得几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,就感觉自己的医术水平突飞猛进,有一日千里的感觉。
“师兄来了,今天他没有坐诊的安排,咱们把有疑惑的问题都列出来,一会儿,一起去他的办公室里请教。”
孙小茹摇着马尾辫,笑着说道。
就算是王孟德在坐诊的时候,已经讲了一遍了,但有的地方,他们还是不太明白。
于是几个人就想了一个办法,每天先一起讨论,如果问题还是不懂,那就汇总在一起,找个时间统一问。
“我们都记着呢,等会儿由你和张巧玉同志去探探情况,看看师兄啥时候有空。”李响推了推眼镜框,笑着接茬道。
“没问题,我和小茹一起去。”张巧玉和孙小茹一起在一个桌子旁坐下,然后拢了拢头发,直接答应了下来。
说完她就摊开桌子上的笔记本,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和王孟德接触的越多,她就越发觉得自己太笨了。
明明对方比她也大不了几岁,医术和见识却是天差地别,而且她还得知,王孟德居然没有上过医学院,是自学成才。
这让她这个从中医医学院出来的高材生,常常自诩天才的人,一开始心中有些难以接受。
再后来,等被打击的次数多了,就逐渐的接受了。
现在,她已经接受了,在真正的天才面前,自己是个平庸的人这个事实。
另一边,孙小茹看到大家都在学习,她也拿起笔,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。
她算是出身于中医医学世家,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大夫,自小,她就跟在爷爷的身边,耳濡目染之下,从认识药材开始,后来慢慢的接触中医药理知识。
高中毕业后,她没有考上大学,索性就跟在父亲身边,在自家的药堂里帮忙。
56年初的时候,药堂进行了公私合营,她也顺势成为了一名大夫。
这次有幸被选中,成为了蒲老的学生,让她和家人都兴奋不已。
要知道,这里可是中医研究院,里边卧虎藏龙,有太多全国最有名的中医国手在其中。
而蒲老作为其中之一,能成为他的学生,可以学到很多的医术。
到了中医研究院后,没想到居然大多数时间跟着师兄王孟德学习,更是让她犹如做梦一般,这位师兄,可是全国闻名。
虽然年纪轻,但医术高超,为国家做了非常多的贡献。
不说其他,研究出了解决血吸虫病的药方这一点,就让她钦佩不已。
这可是几千年都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,没想到师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和几十万名医护人员一起去了南方几个月,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。
报纸上都说了,因为他的原因,南方十几个省市,第一个全面消灭血吸虫病的县出现了,其他各省市,也都大部分消灭了血吸虫病。
直接和间接挽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。
下午。
蒲老办公室。
王孟德坐在他的对面,蒲老含笑的说道:“孟德,最近辛苦了,你那几个师弟师妹们,跟在你身边可是学了不少的东西。”
“先生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“嗯。”点了点头,蒲老接着说道:“对了,这次找你来,主要是想问问你,你愿意带几名学生么?
鲁院长今天开会的时候说了一件事,就是全国的医护工作者还是太少了,各个地方,特别是农村,缺少大量的大夫。
咱们作为中医研究院,不仅要研究中医的技术,还要肩负起教学的任务。
他提议,让我们这些人,从现在开始,各个研究所和科室的主任、副主任,以及知名中医学者,都要多带几个学生。”
“先生,咱们研究院,拢共也没多少个主任、副主任,就算每个人都带十名学生,对于全国来说,也是杯水车薪呀?”
王孟德说道。
“哎,没办法,今天的会议上,大家讨论了半天,除了办学之外,都没有啥好办法。”
蒲老皱着眉头说道。
“先生,对于这个问题,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,说不定可以解决缺少大夫的困境。”
王孟德思索了片刻,然后小声的说道。
“什么想法,快说说。”
(本章完)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