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家父张居正 - 第223章 改制的契机
第223章 改制的契机
夜很深了。
张允修的书房内还亮着灯火,他敛眉凝神,俯在桌案上提笔落字:“卫所军自太祖建国以来,距今已有二百余年,其中事物变迁,沧海桑田,早已不复当初。
初,太祖意本是军民一体,自给自足,既拱卫边塞,亦不耗费朝廷一粒粮米。”
“然,今日之卫所,百姓出逃,一卫所之军十不存一。田地大多被军官豪强霸占,保家卫国之士竟沦为几人之私财,若是任由如此发展,不过百年,大明卫所还有能战之军乎?!”
写到这儿,张允修手臂发酸,额头上冒出细密汗珠。
他活动活动手腕,继续往下书写:“臣请废军户,将军户之田分由户中军汉,再择其中精壮者,编入新军,拱卫边塞。”
写完,张允修放下笔,重重长吁口气。
看着自己写下的东西,心中不免紧张起来。
军户制度已有二百接近二百年,不少能人早已看出其中弊端,故九边之中有极大一部分,都是采用的募兵制。
也就是说,大明的军制是卫所军和募兵制共存。
但为何看出卫所制度的弊端,却无人去改革卫所制?
张允修猜想,主要是有两个原因:一来,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制度,那就是祖制。谁敢去改祖制,先不说能不能改好。
就是光一条违背祖制,就足够那些言官打上几年的嘴巴官司。
而且这事儿改好了,不一定有功劳。要是改不好,不光是一条违背祖制的罪责,还要加上一条办事不利。
第二。
穷。
大明之前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。
军户顾名思义,战时当兵,闲时当农。
多好的,又能打仗又能种地,还能为国家纳税——军户田地的税,比普通百姓的税还要高许多。
改这些军户,耗钱耗力不说,朝堂里当官儿的也拿不到好处。
于是哪怕是有人瞧见军户之弊,也装聋作哑,粉饰太平,笙歌不绝。
现在不同了。
张允修想到如今情形,咧嘴一笑。
如今朝廷掌握铸币之权,凭借着巨大的贸易顺差,正如鲸吞一般从全世界吸收白银。
有了钱,腰杆子自然就硬气。
这也是张允修有胆气,着手来进行军户改革的原因。
此事若成,那才叫一劳永逸。
越想越激动,张允修头脑亢奋,把奏疏放回桌案,起身走出书房。
此时明月高悬,清辉的月光如薄纱般从穹顶垂落,在院中的竹林和积水上蔓延开来。
庭下如积水空明。
何夜无月,何夜无竹柏
张允修想到今后要干的大事,顿时心潮澎湃。他挺直胸膛,嗅着嫰竹的清香,披着皎洁月光消失在夜色之中。
第二日一早。
张允修并未把奏疏直接呈上,而是先来见申用懋。二人在大厅内见到,简单寒暄两句,张允修便拿出奏疏递到申用懋手中。
申用懋看着张允修一脸跃跃欲试,心知这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低头一看名字。
“奏请废除军户疏。”
“咳咳.”申用懋被呛得脸颊通红,然后他触电般地抬起脑袋,看向张允修,艰难问道:“张兄,你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儿,你为何要这样做?”
“我说了大明,为了天下苍生你信吗?”张允修不疾不徐道。
申用懋点点头,不过对于这奏疏他是不敢掺和。伱家大业大,又有皇帝和李太后做靠山,事败了顶多就是训斥两句,降职。
自己要是敢掺和进去,准保被当做替罪羊。
“张兄,不是我泼你冷水,这事儿成不了。”
“为何?”
“砸人饭碗的事,你觉得别人能乐意?”申用懋一笑,他不用看就知道这里边内容,“你改革军户,势必会清查人数,人数若是清点,那些军官如何吃空饷?”
“远的不说,就京城的十二团营,你知道有多少侯爵,伯爵指着吃空额么?”
断人财路,如同杀人父母。
张允修要是敢查空额,势必会遭到武将们的报复。当然,大部分文官也不会施以援手,顶多是在口头上,给予这位御史一些鼓励。
还未开始便被浇上一盆冷水,张允修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他苦笑着摇摇头,长吁道:“国朝军备糜烂至此,这些世受国恩的勋贵们不思报国,反倒挖空心思,一个劲儿的趴在朝廷身上吸血,真是可悲可叹。”
申用懋没有接这话茬,而是抱拳恭喜道:“说起来,我还没恭贺你这位新任的佥都御史呢。你这四品大员,之后的风光不可同日而语啊!”
“这算什么喜事。”
“升迁之喜怎么不算?”
“申兄,你要是当我是朋友,这事儿你得帮我。”张允修不理会申用懋的吹捧,又把话头扯回,目光灼灼地盯着他。
申用懋装起糊涂:“我怎么帮?你这事儿应该找兵部才对,我一个吏部的司郎,插手此事,于礼制也不符啊。”
“申阁老那边.”张允修点到即止。
果然,还是冲着自家老爹来的。
作为首辅的儿子,吏部文选清吏司的郎中,身份不言而喻。要是换了别人,这样来找他,他大可以打个哈哈,把此事遮掩过去。
偏这人是张允修。
天津,松江两处海港,铸币之权,哪一样不是让皇帝和他赚得盆满钵满?要是论起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来说,申时行这个首辅,还真有可能不如张允修。
因此当张允修问到嘴边,他便有些投鼠忌器。
拒绝也不好,答应也不好。
好在申用懋也是打太极的好手,他不动声色地打开奏疏一看,然后递还给张允修:“张兄此举为国为民,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。”
“此事我会转述给家父,还请张兄耐心等待。”
“多谢申兄。”
当天晚间时分。
申用懋匆匆下了值,便直接到老宅寻父亲。脚步匆匆走入客厅,只见父亲内里穿着一件玄色常服,微闭眼眸,半倚靠在太师椅上。
白的胡子顺着下巴,蔓延到腹部。
申用懋小心走入客厅,然后轻轻喊道:“父亲。”
申时行满是老人斑的面庞一抖,缓缓睁开双眼。见是儿子到来,于是挥挥手,示意他坐下:“什么事儿?”
“父亲,今日张允修来找孩儿了。”申用懋回答。
“哦?他又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?”申时行漫不经心问。
“废除卫所,编练新军。”
“噗”
申时行把刚喝进去的茶水猛地吐出来,一脸惊愕地看向儿子,确认道:“你是说,他,他要把太祖的卫所制给改了?”“是。”申用懋点点头,愣了片刻,又补充道,“他还想让孩儿来问问您的意思,看样子是打算让您在上边,对他给予支持。”
申时行气得涨红面颊,胡须倒竖。
这等让万人记恨的事情,还想要自个儿牵头?
门都没有!
当然,他也不会直接拒绝。
他为官多年,深谙官场之道,无非就是一个“拖”字。兹事体大,怎么也得议上个一两年,然后再上报,上报后再议个几年。
一来一回,大几年过去。
拖得张允修把这事儿忘记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“这样,你去回复他,就说兹事体大,需要内阁诸位阁臣先议一议再说。”
“孩儿遵命。”
张府。
和煦的春风掠过,张允修躁动的心情才稍得安宁。他站立在自家小亭,扶着亭柱,眺望夜空,脑子不由得浮现出申用懋的保证。
这都过去半月了,申用懋说要议一议,怎么议了半月,都还未曾议出来?
这家父子,还真是两个大滑头。
这期间,他也不是光在家中干等。
他把这奏疏说与皇帝听,皇帝一听要大价钱,顿时连连摇头,觉得此事太过冒险。
皇帝是自己的靠山,皇帝都不答应,他还真有些心里打鼓。
正想着,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。
熟悉的幽香顺风钻入鼻腔。
张允修回头一看,郑喜儿手中提溜着一个食盒,笑吟吟走上前来。
今儿个她穿着一件得体的雪白天鹅绒长裙,画着简单的淡妆,琥珀色的如意簪在云鬓上散发出皎洁的光芒。
走入小亭,郑喜儿打开食盒,从里边拿出糕点,轻轻放上石桌。
张允修转身坐下,问道:“孩子都睡了?”
“睡了。”郑喜儿浅浅一笑,白皙的面颊上露出两个好看的酒窝。
只这一下,张允修看得心中发痒。他假意拈起一块糕点品尝,漫不经心地问起京城和松江府的生意。
郑喜儿一一回答,累计加起来,一年足有五十万的利。
这还不算张允修在倭国那边,以及派去海外的船队掠夺而来。
“夫君,咱家都有这么多钱了,你又当了大官儿,还要个啥?”说完,郑喜儿眨巴眨巴杏眼,一下跨坐到张允修的腿上。
二人脸贴着脸,几乎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。
“是若溪叫你来的?”张允修淡淡问。
郑喜儿脸上明显掠过一丝慌乱,但很快消散。
她妩媚一笑,扭动着火辣的娇躯撒娇道:“姐姐怎么会叫我来,是我自个儿偷摸来的”
“喜儿。”
“嗯。”
看着乖巧温顺的郑喜儿,张允修问:“你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?”
“喜欢什么?”郑喜儿一脸紧张。
“喜欢你冰雪聪明,喜欢你识大体,知进退。”
郑喜儿闻声,隐隐觉得张允修这是在“刺”她,于是妩媚的小脸白了一阵。她张嘴想要解释,张允修打断她说:“我知道,你和若溪都是为了我好。”
“可有的事,我总得去试试,要不然岂不是白来这一遭了。”
郑喜儿不懂这些,她只想着和眼前这个男人,平平安安度过一生。
瞧见妻子小心翼翼的模样,张允修含笑捏了捏她的面颊,柔声道:“不过你放心,我也不是什么圣人,要是真的事不可为,我也不会硬着头皮上。”
“我还有你,还有若溪,还有这一大家子。”
郑喜儿小脸一红。
原来夫君什么都懂,什么都明白。
亏自个儿还和若溪姐姐一直担惊受怕,真担心自家丈夫犯浑,干出那等惊天地、泣鬼神的大事。
如今误会解除,郑喜儿心中石头落地,又被他搂在怀中,心中顿时窜起邪念。
“去我房间。”郑喜儿咬着发丝,媚眼如丝道。
张允修一笑,勾住郑喜儿腰肢,转身就走。
约莫四更天时分。
张允修正和郑喜儿睡得香甜,忽然被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。他揉了揉眼睛,看着门外的亮光喊道:“什么事儿?”
韩三急促的声音跟着传来:“公子,公子,大事儿不好了。倭国那边出大事儿了。
丰臣秀吉军率军突然袭击李如松部,李如松抵挡不住,如今正计划放弃银山。”
张允修惊出一声冷汗,赶忙找寻衣物穿上,还不忘对一脸担忧的郑喜儿说:“你好好休息。”
说罢,走出房门。
门外,韩三满头大汗地凑上前来。
“公子.”
“去书房说。”
二人移步到书房。
一坐定,张允修便直接开门见山道:“这都什么是时候的事情?”
“据送信的来说,至少是六日前。”韩三说着,一脸忧心忡忡,“这次,整个倭岛的贼寇都联合起来,将近二十万的军队。”
“李将军就是天神下凡,也难以抵挡啊。”
张允修也明白其中凶险,于是赶忙吩咐道:“这样,东海舰队、南海舰队还有两万人,让他们通通都入倭岛去支援。”
“赵大龙的东海舰队已经过去。南海舰队鞭长莫及,同时还得防备佛郎机人,轻易动弹不得。”韩三急忙解释。
张允修闻声,沉默着没有说话。
倭寇的动作实在是太快,他本想着先改完卫所军制,再征伐倭岛。怎料丰臣秀吉先下手一步,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。
不过很快张允修便意识到。
这是个绝好的契机,一个让那些文官和武将们意识到,一支强大的军队,能在世界争霸中带来庞大利益的契机。
要用利益去驱动他们进行改制。
“你派人传令给李如松,一定要保存实力,银山要是守不住,就退守九州岛,等候支援。”
“是!”
(本章完)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