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女山下的小娘子 - 王大宝的启蒙书
她伸手在包袱里出一把酥糖,塞进王大嫂手中,莞尔一笑,道:“大嫂,谢谢您这么晚了还惦念着公爹的温饱,这是我们今日在镇上买的酥糖,您且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吧!”
王大嫂推着白小菊的手,开口阻止道:“这可舍不得!酥糖贵得很,你明日回门,还是带回娘家去吧,听说你娘家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弟弟呢!正好可以哄上一哄!”
白小菊翻手按住王大嫂欲推开的手掌,坚持塞了一把酥糖进去,笑容不减的说道:“都有的,我娘家弟弟那边也准备了一些,这些本就是要给大宝和梨花的。您既然在这,我就不再另外跑上一趟了!”
王大嫂见推辞不过,只好收下,心里确是暗暗感激着。
王家也是外来户,王大哥凭着自己的双手挣得三亩薄田,整日里日未出而作,日已落还未息,着实不易。十几年前,王大嫂还有一个前夫,也是周边村子的,只是成亲当晚,夫君忽然抱病而亡。夫家人伤心不已,说她是白虎转世,专门克夫克子的丧门星,第二日更是刻不容缓的将新娘子送回了娘家,要回了聘礼。这还不够,他们还四处宣扬她克夫克子的命,诅咒谁若娶了她定是会要当场毙命。王大嫂初嫁时才有十六岁,一晃眼五年过去了,依然是没有人上门提亲。白老爹心中焦急,走街串巷,到处托亲戚朋友为女儿说媒,可最终还是无望而归,正在此时,逃难的人当中有一个叫王维汉的小伙子,下定决心要在这大山脚下繁衍扎儿,自愿娶白家闺女进门,并保证一世待她好。白老爹见着小伙子肯吃苦耐劳,又言语诚恳,便应了这门亲事,只是他家里太穷,怕女儿过去受苦,就把自己的五亩薄田租给王维汉来种。后来夫妻二人同心协力,十年来忙忙碌碌,生了儿子女儿,又挣了三亩薄田,日子过得也算舒畅。
“娘!我们回来了!”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。
“哟,这饭还没做呢,刚才担心施老先生没个人照顾,特来瞧瞧施家小两口进镇回来没有,刚聊一会儿,你们就来了。孩子他爹,事儿办的怎么样,那白老爷可收下我们大宝了?”王大嫂扭头一看,自家女儿已来到身边,屈身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。这时另外两父子也来到了施家门前,怕自己夫君误会这么晚了还不给孩子们做饭,连忙解释道。
三十余岁的王维汉看起来个子不高,可非常壮实,绝对是多年卖力干农活干出来的强健。此人浓眉大眼,憨厚老实,若与施裕站在一起,白小菊敢断定,自家的相公一定是虚假老实的那一位。
王维汉见施家众人都在门口与自家娘子闲话家常,扯着大宝的手走了过来,向白老爹和施裕夫妇分别打了个招呼,嘿嘿一笑,说:“白老爷已经决定收下大宝,下个月初就可以直接上学堂了,只是孩子要用的书本,需要到镇上去买,他给写了几本书的名字,但我一辈子种庄稼不认得字,还请施老弟帮忙给瞧瞧,若近日施老弟无要紧的事,能否陪老哥去一趟镇里!”
施裕父子虽是外来的落难户,但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知道他们父子二人是认得字的,只是平日里他们并不喜出来走动,故邻居们都以为他们是不好相与的人。唯有王维汉一家子例外,一是两家住得确实特别近,左右邻居,只隔一道墙而已。二是王维汉也是外来户,他们是同年到此地定居,就连建房子都是两家互相帮衬着的做的,施家若不是有一个年迈的、病重的盲眼父亲,常年得用上好的药材来供给,以施裕的聪慧和打猎的本事,定是要比王家过的好上几百倍的。这一点,王维汉一家其实都是心知肚明的。
施裕点头笑道:“王大哥客气了,小弟我哪儿有什么要紧的事,大哥什么时候方便,只需允我一声,我随大哥去了便是。”
王维汉夫妇均是感激不尽。连连应声感谢。
白小菊对古代的教学颇为好奇,她很想知道这个时候的小学生用的是什么教材,一时兴起,便对王维汉说:“王大哥,我可否看一眼白老爷写的书名?”
众人顿时惊诧,就连自家相公的眼神也是像在看怪物一般,而施老爹的眼神更是意味深长了,白小菊不明所以,疑惑的问道:“你们为何这样看着我,难不成是因为我太过风尘仆仆了?”
施家父子摇头,王大嫂颤声道:“施家小娘子识得字?”
小女娃儿王梨花在娘亲的怀里高兴的拍着小手,道:“新娘子识得字!新娘子识得字!”
白小菊小孩子一闹,恍然大悟,这个时代很多女人都是不被允许上学堂的,女子入学,那是在解放后期才有的事情,古代啊,不管平行于哪个空间的古代,腐朽的封建社会思想是永远存在,且深蒂固的。在这个时代,即使是富家小姐,若是遇不到一位开明的父亲,那也是同他们这些乡村野妇一样,无知。
白小菊不敢看自家相公的眼睛,低着头结结巴巴的解释道:“我小的时候顽皮,见很多男孩子都去村子里的白老爷家读书,一时贪玩起了好奇之心,偷偷蹲在院墙外学的。”
王维汉长嘘了一口气,叹道:“不想弟妹是如此好学之人,比我这个堂堂七尺男儿都强上百倍,和施兄弟站在一起真是郎才女貌。诺,有劳弟妹看上一看,这些都是什么书籍?”
白小菊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的乱跳,见施家父子虽然眉宇间有些许疑惑,却终是未开口询问,小石头终于落地。她尴尬的接过王维汉递过来的纸,展开一看,《三字经》?《百家姓》?《千字文》?白小菊暗忖,怪不得很多有点文字功底的人家都不去花钱读私塾呢,原来只是学这些东西,若是在古代开个新兴学院,告知大家科举命中率百分之九十,那岂不是要挣大发了,可马上她就又否定这个想法,在古代,没有点实力靠山的,最好是将连生意做的默默无闻,掩藏于市井,这样才不容易招来杀身之祸。
白小菊虽在大脑里像看电影一样已经闪过了好几个片段,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,故作轻描淡写的说道:“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,都是不错的书,大宝以后可要好好的跟先生学习认字啊,以后必然会有大出息的。”
大宝也不过是六七岁的孩子,童声童气的说:“婶婶放心,大宝一定会给爹妈争气,努力考个状元回来,再不让村子里的人欺负他们!”
众人听了都是一愣,孩子这么小的年纪,竟是如此懂事,想必与他的爹娘在村子里常被人闲言碎语有关。
施老爹听后哈哈大笑,道:“大宝小小年纪竟是如此志气,将来必有所成,孩子以后若是无事,就到院子里来陪陪老夫,裕儿整日忙着打猎,老夫我都没有个下棋的人了!”
语毕,王维汉夫妇均是感激涕零,王大嫂甚至是掩面而泣,一是为这提前懂事的孩子心疼,二是不想施老先生竟肯亲自教导这孩子,他们虽是憨厚,却并不呆傻,老人家的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,岂有不明之理。
白小菊又劝说了几句慰心的话,他们夫妇便回家给孩子准备吃食去了。天色已经不早,白小菊怕公爹和自家相公饿了,先从包袱里拿出几块绿豆糕,让他们父子二人垫吧一下,自己转身去灶膛准备烧火做饭了。
王大宝的启蒙书在线阅读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