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小地主 - 第247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
“祥瑞啊,告诉你一个好消息,薛仁贵已经率兵攻入百济的武珍州,杀敌三千,俘虏五千余。”
太傅李绩坐在李逍的办公室里,喝着金银花茶慢悠悠的说出一个好消息。
“英公,这武珍州在哪啊?”李逍对于百济一无所知,只知道这是占据三韩半岛的西南部的一个小小藩国,以前也叫马韩。后来扶余人南下,在这里建立起了百济国,国君也姓扶余。
因为百济和高句丽都是扶余国的王子所建立的,因此百济虽然过去跟高句丽打打和和几百年,但如今,百济却还是跟高句丽勾结一起,共同对抗天朝上国大唐。
本来百济也是对大唐纳贡的,可当大唐要百济出兵配合大唐进攻高句丽的时候,他们却又不听王命了。
于是乎,本来就采纳了李逍平辽策准备先灭百济再攻高句丽的大唐皇帝,正好就找到了出兵理由,皇帝李治头号心腹打手薛仁贵大兄弟,立马就带着几万人马坐着船跑百济去了。
到达百济前,还先把百济西南海上的耽罗国给先灭了。耽罗国无辜躺枪,没招谁也没惹谁,结果被百济牵连,引来灭国之祸。
“这武珍州啊,算是百济西南沿海大城了。”
李逍翘着二郎腿,很不屑的道,“百济也不过我大唐一个州那么大,他下面的一个州,顶多也就我大唐一个县那么大了,还能是多大城。”
李绩听了也不由哈哈大笑。
“你别瞧不起人家百济嘛,人家百济这块地方虽说不大,可想当初在马韩之时,也是有五十四国的。”
“五十四国?五十四个村吧?”李逍再次毒舌。小小一个百济,以前居然还有五十四国,这让李逍不由的更不屑了,甚至让他想到了日本战国。到不动就国战,其实就是村跟村的持械斗殴嘛。
李绩倒还是挺公正的,说想我们华夏,在先秦的夏商周时代,那也是邦国众多的。尤其是在周以前,多是邦国联盟,大大小小的国也是数之不尽的。只是后来西周分封诸侯,再后来春秋战国,天下一统,从此之后,我华夏才没那么纷纷杂杂而已。
这其实算是一种社会进程,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。
只能说,百济那块地方,发展的比较落后一些。我们中原都早就进入中央集权时代了,他们却还处在我们的先秦时代。
后来马韩被南下的扶余人影响,也算是一统,当年的五韩五十四国,到现在则成了百济的一百四十七个郡县。
武珍州,就是在百济的西南沿海,后世那是光州地区。此时管辖着未冬夫里县、伏龙县、屈支县三个县。
薛仁贵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抵抗,百济人在唐军占领耽罗不久,其实就发现了这一支自海上而来的军队。
薛仁贵的四万海军,走的是沿海岸路线,自登州出发,沿渤海湾庙岛君岛先到辽东半岛南,然后再沿海岸向东,最后到达鸭绿江口,再折向南,沿高句丽西海岸航行,最后进入百济海岸。
高句丽沿岸和百济沿岸的人一日三惊,吓的要死,总以为唐军水师随时要登陆,结果薛仁贵这支大军在海上飘了几个月,最后却一路到了耽罗去了。
当时百济人还以为唐军去日本了呢,听说日本天皇对唐使者不敬过,惹得大唐皇帝不满。
正当他们松口气,结果就传来唐军攻灭了耽罗国。这下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吓的不轻,连忙召集贵族集结兵马,但贵族们还没有完成集结,薛仁贵却已经率军登陆百济,大军直攻武珍州。
仅三天时间,薛仁贵就攻下此城。
“薛公勇猛!”李逍赞叹。
李绩道,“如今百济王是前任国王扶余璋的长子扶余义慈,这小子很聪明,年轻时曾经随使团来我大唐朝贡过,不过当时隐藏了身份,扮做一普通官员。这小子可是偷学了我大唐不少东西,继位之后模仿我大唐实行改革,强化王权,加强集权,建立了自己的王城军,特别是他继位后不再与高句丽交战,转而联合被我大唐削弱的高句丽调头对付新罗。”
扶余义慈的战略不能说是错的,高句丽跟隋唐打了几十年,强悍的东北虎实力大大削弱,这时扶余义慈便联合高句丽打新罗。
他甚至亲自率领自己组建的王城军,联合贵族军队,攻入新罗,连抢了十几座城池,在国内威望大增。
“薛仁贵虽然出其不意的攻下了耽罗和武珍州,但现在扶余义慈的反应也很快,他没有马上来夺武珍州,反而是第一时间派出大军阻住了武珍州北上和东进的几处要隘山口。”
武珍州所处之地,多山。虽然武珍州处于一个平原上,但那顶多算是一个不大的丘陵平原,诸山环绕,通往北面和东面大平原,都是险隘山口,而今这些要道都被扶余义璋被兵堵住了。
‘这么说,新罗人不能马上跟薛将军会师了?’
李绩摇头,“只能从海上来,但海上不方便,尤其是粮草、器械的补给运输会比较麻烦。”
按原来的计划,薛仁贵这支水师在百济南登陆,打高句丽和百济一个措手不及,在那里登陆后,稳扎稳打,步步蚕食。以战养战,就地补给,同时还要依靠新罗人协同配合,让新罗人提供一些粮草器械。
而现在扶余义慈却把路给提前堵住了。
“薛将军有四万大军,只怕百济人拦不住吧?”
李绩笑道,“拦是肯定拦不住的,只是我们也不能轻易损伤兵马。毕竟这四万兵马好不容易从海上过去的,损失一个可都补充不易。再说,我们真正的对手可是高句丽人,目标是平壤,可不想在百济浪费太多力量。”
“那英公此来不会只是告诉我这些吧?我一个种玉米的,又不是兵部官吏。”李逍道。
李绩倒也没再绕弯子,“我是想从你这里借点玉米种子,然后再从玉米监借点懂的种玉米的农夫,送他们去武珍州。”
“英公是打算让薛将军在百济屯田?”
四万东征水师,一人就算一月消耗一石粮,一年就得十二石,还不算战马驮骡的口粮,一匹战马可是起码五倍士兵口粮消耗。水师起码也有几千战马,几千驮骡的。
这样算下来,这四万兵马,一年军粮可得七八十万石之巨。若说从中原海运过去,确实相当艰难,毕竟跑一趟就得两三个月之久,更别说运那么多粮得多少船了。
如果能够就地军屯,倒是能够解决粮食的问题。
“武珍州山多田少,如果屯田,以熟田种植水稻,再在山地种植玉米,那么就能大大增加军屯收获。”李绩说道。
“没问题,我可以调拔人手和玉米种子还有一些曲辕犁及工匠们,让他们随船去百济支援薛将军屯田。”李逍倒没小气。
李绩笑着道,“你就没想过要亲自去一趟吗?”
“还是别人,我这人啊,最不爱的就是冒险,我喜欢舒适的生活。去一趟百济多不容易啊,光是在海上就得飘上两三个月,受不得这风浪颠簸,更别说这夏季多风暴,万一辽海上龙王兴风做浪,我可不想去喂鱼,更不想到龙王的水晶宫去做客。”
“呆在长安多好啊,这天下之大,可是再没有一处有长安这般繁华啊。长安四十八万人口呢,百济一国,也不比这多多少人。”
李绩无奈摇摇头,李逍这人哪都好,就是太懒散了。
李逍嘿嘿两声,“不过英公,我虽不愿往,但倒想安排点人搭下你们的顺风,跟着一起去。”
“你的捕奴队?”李绩哼了一声。
“这你也知道啊?”
“你以为你的那点事情谁都不知道啊?长安虽有四十八万军民,但哪里不处于朝廷的监视之下呢。你让赵持满整天招募闲人恶汉,又是招募懂航船的船长、水手,早就引起朝廷的注意了,幸好你也就是想去百济混水摸鱼下,要是有其它想法,你早就被扔进大理寺天牢里了。”
“我又怎么可能有其它什么想法呢,不过是响应朝廷嘛,我组织人手去百济捕奴,那也是为朝廷出一份力啊。你想想,我这船队出发,肯定要装满布匹、粮食去的,到了百济,这些钱帛粮食肯定是先送到军营,然后换取将士们的战利品啊,公平买卖,还顺带着为将士们提供了点军粮布匹,多好?”
“你不是去捕奴嘛,怎么又成做生意了?”
“捕奴做生意两不识嘛。”李逍摊摊手,“反正都是顺带,总不能空船去啊。”
“你小子胆是真的大,什么钱都敢捞。”
“赚钱是小,为国分忧是大。”李逍呵呵的说道。跟军队做生意是决不会亏本的,毕竟东征军在外,战利品不会少,但他们手里有战利品也不是那么好变现的,离中原那么远,李逍派人拿钱粮换他们的战利品,那就是没有中间商赚他的差价,这是一手交易,能利润最大化啊。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