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商纣王 - 第一百四十一章 帝王报复、二十年不晚(1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一点点的尝试,一点点的摸索出最适合的执政方式。
    而且在他眼里,大商的天,从来就没变过。
    这也只是一个开始罢了。
    拿下各郡、各县的其他职位,不过是个开始。
    想要真正将大商十三州所有的力量全部掌握,光是如此,还远远不够。
    大半个月之后,内阁在帝子受的示意下,终于商定了最终的方案,由帝子受批示后,宣布天下。
    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。
    “太守、县令之下,再各自增设四位郡丞、县丞之位,开设郡中、县中六部。
    太守、县令,和五位郡丞、县丞各掌一部,这是要将六部开到各郡各县啊!”
    “好细致的规定。”
    “这是要将天下郡县,都囊括到六部之下,太守、五位郡丞各掌一部。
    县令、与五位县丞的上司,是郡中的太守、五位郡丞,郡中的六位,上司是朝中六部。
    太守、县令,也不再对其他五位有直接罢免的权力,如此一来,太守、县令的权力,就会下降一大半。”
    “太守、县令执掌民部,其他五位执掌其余五部,其下还各有四位官员,九品制、这下算是齐全了!”
    ·····
    ·····
    “好一个九品制!好一个六部!”荆州,一座仙气飘飘的山庄之中,一位老者抚掌大笑。
    “竟是将所有一切都考虑进去了!这下子、再难有所动作了!”说着,看向对面一道身影。
    那身影看起来年龄也不小了,身上有着一股与人为善的气质,很是亲和。
    见老者望向自己,轻轻笑道:“看我做什么?这是好事啊!该担心的,是你们吧?”
    “我可不担心什么,盛极必衰,天道伦理,世家也不会例外。”老者不在意道。
    顿了顿,继续道:“而且我总感觉、不仅如此啊!那位的手段应该还有。”
    对面之人心中升起一抹叹息,点了点头。
    “知足常乐啊!”老者深深看着对面之人,幽幽说了一句,起身走了。
    对面那人沉默不语,半晌、闭上了眼睛。
    ·····
    将六部开设到天下各郡、各县的政策确定后,天下到处都是议论声。
    探讨着如此的利弊。
    利方面,太多太多了,朝廷对地方的掌控、会立刻强到一个巅峰。
    处理民生等各种事务的效率,也会强上很多,毕竟一人管理一部。
    还有等等方面的好处。
    而弊处,恐怕就是真遇到了极大之事,太守、县令不能独掌大权,受到钳制,效果不好。
    还有就是很多大才都是各方面精通,只掌一部,显然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。
    不过相比较于利处,弊处也就不算什么了。
    天下绝大部分太守、县令都是不满,但政令已下,还真没人有胆子去反抗。
    中央朝廷,也开始快速选拨官员,任命各郡县的官员,从司州、并州、翼州最先开始。
    按照这种政策,一县之中,要加上二十八位官员。
    四位七品县丞,六部下的各四位八品官员,一共三十位官员。
    一郡之中,要加一百二十四位官员。
    四位五品郡丞,六部之下的各四位六品官员,其下还各有四位七品官员,一共一百二十六位官员。
    如此算来,大商如今的官员储备,再次大大不足。
    只能先将各郡县的四位郡丞、县丞配齐。
    立刻用去了所有通过考核的士子,还不足一半。
    于是朝廷下令,各郡县原本的功曹、主薄等人全部赶往洛阳接受考核。
    近两万人抱着希望赶赴洛阳。
    朝廷还下令,再次举行一次天下考核。
    十三州士子无不欢喜。
    不仅多了一次考核机会,而且如今天下官职大增,足足多出了数万个,朝廷也许会将考核标准下降。
    这次考核也真的下降了标准。
    以往七十分能过,这一次六十分就可以了。
    近十万士子、加上两万那些郡县功曹等人,通过者近四万人,那些功曹、主薄,通过者有一万六千多人,比例很高。
    一瞬间,朝廷又不缺官员了。
    一点一点补充着各郡县的官位。
    通过考核的那些功曹、主薄等人,全部没有返回原地,而是去往他地任职。
    大业十年、以及大业十一年是无比忙碌的。
    要在天下各郡县搭建起六部,分太守、县令的权力,不是简单的事。
    而且才开始,没有经验,到处都是磕磕碰碰。
    事务之繁杂,中央六部都好像忙得脚不沾地。
    不过对权力的掌握,是人之本能,那数万刚入官场的新人,凭借着一股子锐气,加上内阁、六部的调控,在大业十一年,正式将六部布满了各郡县。
    朝廷对地方的掌控,一下子,强了数倍不止。
    各地虽然都像一个小朝廷,小六部,但又相互不统率,都听命于直属上司。
    而因为官员多了,民生事务处理的更多、更公正,百姓认可也在慢慢增加。
    大商气运之力,增强了许多,还在不断的快速增强着。
    也是这一年,十月六日。
    又一部门建立起来了,独立于六部之外。
    御史台。
    为首者为御使大夫,入内阁。
    而职责,就是监督六部,以及监察天下,御使台的御使,也会跟六部一样,遍布天下,每一县、每一郡都有。
    专门监督官员、审查官员的一部门。
    御史大夫,则是一位很多人都不曾知道、见过的人,看上去各方面都很普通,名为贾诩。
    犹如突然冒出来一般。
    但没人敢小觑这个人,因为隐隐间他们知道,这个人以前恐怕就是当今皇上暗中的刀、眼睛。
    一直到大业十二年,天下各处都在磨合着、适应着,包括中央六部和御史台。
    此时,唯一稍稍困扰中央朝廷的,就是财富问题了。
    毕竟一下子增加了数万名官员,负担大了十几倍。
    不过这几年天下没什么战事,加上一直以来的积累,所以也还可以支撑。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大业十一年,赋税比以往一下子多了一倍多,大业十二年的赋税,也比大业十一年多了一倍多。
    其中差距之大,让人触目惊心。
    原因是什么,很明显,都知道,也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    治国先治吏,从来都有用的一句话。
    大业十二年,也是天下百姓生活,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。
    因为各地都已经琢磨透,想往上爬,就只有拿出政绩来。
    而太守、县令的政绩,就是百姓的生活好坏。
    其余五位郡丞、县丞的政绩,虽然负责部门不同,但也差不多皆是跟百姓生活好坏有关。
    大商国力和气运之力,快速增强着。
    大业十二年六月,终于,又一重大政策出来了。
    成立军阁,统领天下军权。
    文武分开,各城守将不再听从太守、县令之命,而是直接听从军阁。
    消息一出,天下不少人叹服。
    还可以如此做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天下各地,从县、到郡、再到中央。
    都是六部、御史台、军阁相互牵制。
    互不统率,又相互合作。
    地方力量彻底不足为患。
    一些太守、县令心中不愿,但也早已经反抗不了。
    只能乖乖交出他们最大的力量,军权。
    ·····
    自大业十二年之后,大商十三州,才算是真真正正掌握在了帝子受手里。
    从大业十三年开始,他终于腾出手、整顿各方各面。
    重新丈量土地、整治盐铁等等等等。
    一项接着一项。
    再没有什么力量,可以威胁到他。
    即使其中也有叛乱,但都是小规模,只局限于一县一郡,根本成不了丝毫气候,翻手便被灭。
    大商天下,国力与日俱增。
    同时,也开始向外扩张,沉寂多年的大商军队,再次亮出无比锋利的獠牙。
    赵云、张辽、马超、高顺等等大将四处出征,不断将疆域扩大。
    而向内,也露出了一些獠牙。
    荆州一座德高望重的山庄覆灭。
    虽然不少大臣都与之有关系,但无人敢说什么,因为其中牵扯了很多。
    隐隐间,当年王允使用的美人计,都跟其有关。
    最大的牵连,就是河内郡的一家族被覆灭。
    随后不久,道家三仙被抓,直接斩首。
    还有不少当年的事,很多都被翻了出来,杀了不少人。
    一时间,满朝皆是更加敬畏。
    隐忍一二十年才爆发,这份心性,着实令人敬畏。
    大业三十二年,大商天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
    一切的一切,也都臣服于帝子受脚下。
    大业三十三年五月,这一日,眼前一个恍惚,他眼前的一切,都变了。
    他重新回到了洪荒大商。
    闭上眼,收拾心境。
    数十年的谋划、奋斗,这一次之行,是他最为费力、付出最多、收获也最大的一次。
    一个时辰后,身上的气势威仪,渐渐淡去,恢复到了没去第三个世界之前。
    检查了一下,大商世界已经在他体内,正在吸收着洪荒的天地灵气。
    一切都如常。
    睁开眼,开始细细整理这次所得。
    (第一章,谢谢大家的支持,求下订阅和推荐票月票支持,三国完了,接下来就是洪荒了,说实话这个时候主角不强,也没当上人王,的确没多少好写的,我只能说一定会努力写,谢谢支持。)
    ······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